第74章 市舶司的密謀
關燈
小
中
大
這一次, 參加道試的僅張家就有張傳雲、張皓文、張皓言三人,除此外還有張皓文書院裏的同窗好友丘洵。
邢恕已經是秀才了, 他雖然不用考試, 但這一次,他是眾考生的廩保。因此,考試前一晚,為了避免奔波勞苦,張皓文幹脆將自己廂房隔壁打掃了出來, 讓丘洵還有邢恕住下,等著第二天大家一起同赴考場。
四月份的瓊州天氣已經十分濕熱, 李氏一再叮囑好張吉、張祥好好照顧張皓文,兩人在床邊輪流揮著扇子,卻半點沒有扇去凝滯在空氣中的燥熱。張皓文起身來到院子裏,從前院吹來的過堂風帶著幾絲花香,倒讓他覺得舒服了不少。大考在即, 想起這是他博取功名真正的第一步, 他的心跳還是難以避免的加快了。
“皓文, 你也睡不著嗎?”張皓文身後傳來聲音, 原來是丘洵。
“唉!我又做噩夢了。”丘洵一臉怏怏不樂坐在張皓文一旁,忽然問道:“皓文, 你相信命嗎?”
“子不語怪力亂神。”邢恕似乎是聽到了外面的動靜,也推開門出來坐到了兩人對面:“不過,命這個東西,好像也不全是和鬼神天地相關的吧。你說呢, 皓文?”
“和‘命’相比,我更相信‘運’,”張皓文知道丘洵在煩惱什麽,不僅他們的科舉之路充滿了不確定性,這個國家的未來也令人擔憂,尤其是發生了郭守鑫勾結太監的事,讓他們隱約感到,冥冥之中,那些看見的看不見的種子,似乎正在暗自生長,慢慢萌芽……
他擡頭望了望明朗的夜空,只見滿天繁星,仿佛一潭被微風吹皺的湖水,漾著閃閃爍爍的光芒。自己為什麽要來到這個陌生的朝代,是為了體驗一把古人的生活,發財致富,科舉做官,還是老天另有什麽別的安排?一下子,即將到來的道試不知為何在他心裏顯得十分渺小無謂了,穿越後所經歷的一切從天賜村到瓊山,反而在心裏一幕幕清晰起來。
他想了想,繼續道:“譬如出生在哪裏,哪個朝代,是男是女,這些都是命吧。有人生來窮困潦倒,有人錦衣玉食,是你我都沒有辦法改變的。‘運’就不一樣了——財運、國運……有昌盛的時候,也有衰敗的時候,‘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’,雖然命擺在那裏,但天助自助者,只要好好應對,就像這次我們齊心協力對付郭守鑫一樣,還是很有希望改變既定的命,等到時來運轉的一天。”
丘洵和邢恕聽得認真,張皓文又道:“老師曾經說過,任何事在發生很久以前就已經有了征兆,等道試結束,我們就去尋找這件事情發生的源頭,看看能不能扭轉時局吧。”
“好了,”邢恕站了起來拍了拍張皓文的肩膀:“快去睡吧,千裏之行,始於足下,待到道試你們高中之後,我們一起離開瓊州島,就會有更多機會探索丘洵所說的真相了!”
雖然只是短短聊了這麽幾句,張皓文心裏卻比一開始平靜了不少。邢恕說的沒錯,道試又是一個新的開始,想著唐玨說過的要舉薦他們去廣東讀書的事,他心中又有了新的期待!
“提調官進……”考場外面黑漆漆的天幕下,燈火、燭光卻連成一片,將整個考場四周照的恍如白晝一般。道試比地方性的縣試、府試正規許多,由專門的官吏任“司儀”,在高臺上宣布著監考官員們的入場順序。
擔任提調官的是瓊州知府徐鑒,自從去年秋天他在張皓文等人的幫助下將郭守鑫通倭一案順利了結,又及時安撫了百姓商賈,張家的紡紗機開始在各個城鎮制作推行,番薯和玉米在那些原先寸草不生的貧瘠土地上長勢喜人,一時間瓊州上下對他極為擁戴。遠在島對面廣州坐鎮的艾巡撫也對他讚譽有加。
雖然時間及早,但徐鑒仍精神百倍,滿面紅光的走進了考場
。他對著北面大廳內一位高高瘦瘦,身穿大紅官袍的年輕官員擡手作了個揖,那官員雖只有四十上下,舉動卻翩翩然頗有名士之風。此人便是主持瓊州道試的提學官曾鼎。
張皓文早就發現,雖然這個時代科考極其嚴格,考中進士的人鳳毛麟角,但這些官員都是意氣風發,年富力強的中年人,他們考中進士時的年齡應該也就三十上下。可見,大明選士的制度至少在早期,選的是一等一的天資過人,聰明能幹的士子,那種像靠一年年死磕八股,考到五六十歲才金榜題名的考生,他估計在這個時期幾乎是不存在的。
丘洵也曾經證實過他的這個猜想:“要想名列三甲,不僅看年齡,還要看長相呢!明朝可和唐宋不一樣,太祖都曾經將相貌英俊不凡的吳宗伯被拔為狀元,而原擬為狀元的郭翀只能降為榜眼了,……我當時……唉!不說也罷!”
張皓文和邢恕估計,丘洵大概因為他的長相吃過虧,沒能排上很好的名次,不過看他自信滿滿的樣子,張皓文知道他的名次肯定也不會差就是了!
只不過重來一次,一切還會和丘洵所知道的一樣嗎?
此時提學官曾鼎站起身來,向知府徐鑒還了一禮,然後司儀高聲傳第一個參考的縣和學校教官進去,瓊山縣作為瓊州首縣,自然排在第一。最後傳廩保進,邢恕和一眾廩生排列整齊走入場中恭敬行禮,這次提學官則高坐不動,只是微微點頭,示意眾人進場。
接下來就輪到了文昌縣,縣學教官等人依次入場,隨後則是臨高、澄邁……比上次府試更加聲勢浩大,就連一向很有耐性的張皓言都忍不住抱怨起來:“這要等到什麽時候呀?!”
“快了、快了。”身為叔叔的張傳雲自己也出了一頭汗,但面對兩個侄子,他也只能不住出聲安慰:“提學大人駕臨,規矩自然是不一樣的,待會兒入場搜查也會查的嚴些。現在再等兩個縣學官進去,就該咱們這些考生了。”
正所謂‘倉廩足而知禮節’,今年徐知府在各地勸課農桑,瓊州家家戶戶致富有道,來應試的學子數目眾多,比張傳雲三年前那一次道試足足翻了一倍,僅瓊山縣、文昌兩縣就有百名考生,點到張皓文時,已經天光微亮了,士子們饑腸轆轆,等在考棚兩旁買早點的那些小販又足足賺了一筆。
張皓文和張皓言也餓了,抱著剛買的熱餅子正啃呢,忽然聽見點名,張皓文急忙舉起手來,喊道:“這兒!這兒!”
周圍眾人見一個十歲出頭的小娃娃手裏拿著餅子,肩上背著考籃往裏擠,不禁哄堂大笑:“哈哈哈,小子,你毛還沒長全呢吧!待會兒寫不出文章,別急的尿褲子呀!”
張皓文嘴裏叼著餅子擡頭淡然一笑:“‘有志不在年高,無志空活百歲’,誰尿褲子,還不一定呢!”說罷,趁著他們發楞的功夫,他三步兩步撥開人群,走上臺階去了。
府衙的差役們一大半都認識張皓文,不過這次曾鼎坐在臺上,誰也不敢懈怠,所有考生一律脫衣解發,考籃裏所有東西一樣樣拿出來,連餅子都被掰成幾塊,確保沒有紙條藏匿其中才肯放行。
經歷了這麽一番折騰,考生們的表情已經趨於麻木了。張皓文開始慶幸自己去年進過一次考場,裏面的那巨大的考棚和吱嘎作響的桌椅依然記憶猶新。文昌縣的考生都被分在東邊考棚裏,只是這一次,座次嚴格按照府試時的名次排列,他和張皓言離得遠了,四周都是不認識的人。
四書題:“《大學》:‘為人君,止於仁;為人臣,止於敬;為人子,止於孝;為人父,止於慈;與國人交,止於信。’”
“《孟子》:‘古之君子,其過也,如日月之食,民皆見之。‘”
這兩題都不算刁鉆,張皓文聽了,懸著
的心放下了大半。不過,他本來就對四書題比較有把握,畢竟在韓景春指點下學了好幾年,府試縣試都考得不錯,說明他的四書功底是過關的。他更擔心的是五經題,雖然唐玨可以說是瓊州島上最好的老師,但他跟著唐玨學《易》的時間太短了,只能說是學到了些皮毛,不知道這位提學的本經是不是《易》,萬一是的話,文章到時候入不了他的眼,自己落選事小,給唐玨丟人事大呀!
四書題宣布完畢,場中一片寂靜,曾鼎大筆一揮,又寫出了一道題目。一旁司儀讀到:“五經題,《詩》:‘邦畿千裏。’……”
就在數百名瓊州學子焦急等待的時候,一道海峽之隔的廣州市舶司裏,一名年過花甲,面容白皙的老人端坐堂上,底下幾個小太監忙忙碌碌,正排著隊把一個個箱籠往門外的馬車上搬。
“爹,您這就要走了,可教兒子如何是好呀?!”一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身穿青綠色的曳撒,頭戴內使官帽,腰系絳環帶,著一副改良過的橡膠底的皂皮靴,著急的跪在老人跟前,拉著他的衣擺尖著嗓子哭道:“莫非您還在怪罪兒子去年辦事不利,讓郭守鑫家被抄了?那是郭守鑫他自己愚蠢,兒子一向小心翼翼,都是按爹爹您的吩咐辦事的呀!”
“唉,你起來吧。”老人咳了一聲,把跪在地上的年輕人攙扶了起來:“若是我嫌你辦事不利,也不會把你留到今日了。只是人嘛,聚聚散散都是緣分,咱們今個緣分盡了,往後,我對你的前途自有安排。”
年輕人一聽這話,馬上面露喜色,起身道:“爹,當時要不是多虧了您,我被金雞嶺那一幫野人擅自施了私刑,又扔到荒郊野外,早就葬身狼腹了!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,您怎麽安排,兒子我一定都聽您的!”
“好!”老太監劉順瞇起眼睛,看著眼前的王禎緩緩的道:“宮中教太子讀書的王內官,向來與我交好,他手下缺幾個辦事得力的孩子,我如今要離開這市舶司回老家養老去了,就把你推薦給了他,正好你也姓王,從今往後,你跟著他,將來混出個名堂來,可別忘了你爹爹我呀!”
“不過,他的名諱和你相沖,從今往後,你就用你的字,稱王永祥吧,反正咱們做內官的,也不需要什麽字啊號的,留個吉利的名字,在宮裏叫著順口就成了!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邢恕已經是秀才了, 他雖然不用考試, 但這一次,他是眾考生的廩保。因此,考試前一晚,為了避免奔波勞苦,張皓文幹脆將自己廂房隔壁打掃了出來, 讓丘洵還有邢恕住下,等著第二天大家一起同赴考場。
四月份的瓊州天氣已經十分濕熱, 李氏一再叮囑好張吉、張祥好好照顧張皓文,兩人在床邊輪流揮著扇子,卻半點沒有扇去凝滯在空氣中的燥熱。張皓文起身來到院子裏,從前院吹來的過堂風帶著幾絲花香,倒讓他覺得舒服了不少。大考在即, 想起這是他博取功名真正的第一步, 他的心跳還是難以避免的加快了。
“皓文, 你也睡不著嗎?”張皓文身後傳來聲音, 原來是丘洵。
“唉!我又做噩夢了。”丘洵一臉怏怏不樂坐在張皓文一旁,忽然問道:“皓文, 你相信命嗎?”
“子不語怪力亂神。”邢恕似乎是聽到了外面的動靜,也推開門出來坐到了兩人對面:“不過,命這個東西,好像也不全是和鬼神天地相關的吧。你說呢, 皓文?”
“和‘命’相比,我更相信‘運’,”張皓文知道丘洵在煩惱什麽,不僅他們的科舉之路充滿了不確定性,這個國家的未來也令人擔憂,尤其是發生了郭守鑫勾結太監的事,讓他們隱約感到,冥冥之中,那些看見的看不見的種子,似乎正在暗自生長,慢慢萌芽……
他擡頭望了望明朗的夜空,只見滿天繁星,仿佛一潭被微風吹皺的湖水,漾著閃閃爍爍的光芒。自己為什麽要來到這個陌生的朝代,是為了體驗一把古人的生活,發財致富,科舉做官,還是老天另有什麽別的安排?一下子,即將到來的道試不知為何在他心裏顯得十分渺小無謂了,穿越後所經歷的一切從天賜村到瓊山,反而在心裏一幕幕清晰起來。
他想了想,繼續道:“譬如出生在哪裏,哪個朝代,是男是女,這些都是命吧。有人生來窮困潦倒,有人錦衣玉食,是你我都沒有辦法改變的。‘運’就不一樣了——財運、國運……有昌盛的時候,也有衰敗的時候,‘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’,雖然命擺在那裏,但天助自助者,只要好好應對,就像這次我們齊心協力對付郭守鑫一樣,還是很有希望改變既定的命,等到時來運轉的一天。”
丘洵和邢恕聽得認真,張皓文又道:“老師曾經說過,任何事在發生很久以前就已經有了征兆,等道試結束,我們就去尋找這件事情發生的源頭,看看能不能扭轉時局吧。”
“好了,”邢恕站了起來拍了拍張皓文的肩膀:“快去睡吧,千裏之行,始於足下,待到道試你們高中之後,我們一起離開瓊州島,就會有更多機會探索丘洵所說的真相了!”
雖然只是短短聊了這麽幾句,張皓文心裏卻比一開始平靜了不少。邢恕說的沒錯,道試又是一個新的開始,想著唐玨說過的要舉薦他們去廣東讀書的事,他心中又有了新的期待!
“提調官進……”考場外面黑漆漆的天幕下,燈火、燭光卻連成一片,將整個考場四周照的恍如白晝一般。道試比地方性的縣試、府試正規許多,由專門的官吏任“司儀”,在高臺上宣布著監考官員們的入場順序。
擔任提調官的是瓊州知府徐鑒,自從去年秋天他在張皓文等人的幫助下將郭守鑫通倭一案順利了結,又及時安撫了百姓商賈,張家的紡紗機開始在各個城鎮制作推行,番薯和玉米在那些原先寸草不生的貧瘠土地上長勢喜人,一時間瓊州上下對他極為擁戴。遠在島對面廣州坐鎮的艾巡撫也對他讚譽有加。
雖然時間及早,但徐鑒仍精神百倍,滿面紅光的走進了考場
。他對著北面大廳內一位高高瘦瘦,身穿大紅官袍的年輕官員擡手作了個揖,那官員雖只有四十上下,舉動卻翩翩然頗有名士之風。此人便是主持瓊州道試的提學官曾鼎。
張皓文早就發現,雖然這個時代科考極其嚴格,考中進士的人鳳毛麟角,但這些官員都是意氣風發,年富力強的中年人,他們考中進士時的年齡應該也就三十上下。可見,大明選士的制度至少在早期,選的是一等一的天資過人,聰明能幹的士子,那種像靠一年年死磕八股,考到五六十歲才金榜題名的考生,他估計在這個時期幾乎是不存在的。
丘洵也曾經證實過他的這個猜想:“要想名列三甲,不僅看年齡,還要看長相呢!明朝可和唐宋不一樣,太祖都曾經將相貌英俊不凡的吳宗伯被拔為狀元,而原擬為狀元的郭翀只能降為榜眼了,……我當時……唉!不說也罷!”
張皓文和邢恕估計,丘洵大概因為他的長相吃過虧,沒能排上很好的名次,不過看他自信滿滿的樣子,張皓文知道他的名次肯定也不會差就是了!
只不過重來一次,一切還會和丘洵所知道的一樣嗎?
此時提學官曾鼎站起身來,向知府徐鑒還了一禮,然後司儀高聲傳第一個參考的縣和學校教官進去,瓊山縣作為瓊州首縣,自然排在第一。最後傳廩保進,邢恕和一眾廩生排列整齊走入場中恭敬行禮,這次提學官則高坐不動,只是微微點頭,示意眾人進場。
接下來就輪到了文昌縣,縣學教官等人依次入場,隨後則是臨高、澄邁……比上次府試更加聲勢浩大,就連一向很有耐性的張皓言都忍不住抱怨起來:“這要等到什麽時候呀?!”
“快了、快了。”身為叔叔的張傳雲自己也出了一頭汗,但面對兩個侄子,他也只能不住出聲安慰:“提學大人駕臨,規矩自然是不一樣的,待會兒入場搜查也會查的嚴些。現在再等兩個縣學官進去,就該咱們這些考生了。”
正所謂‘倉廩足而知禮節’,今年徐知府在各地勸課農桑,瓊州家家戶戶致富有道,來應試的學子數目眾多,比張傳雲三年前那一次道試足足翻了一倍,僅瓊山縣、文昌兩縣就有百名考生,點到張皓文時,已經天光微亮了,士子們饑腸轆轆,等在考棚兩旁買早點的那些小販又足足賺了一筆。
張皓文和張皓言也餓了,抱著剛買的熱餅子正啃呢,忽然聽見點名,張皓文急忙舉起手來,喊道:“這兒!這兒!”
周圍眾人見一個十歲出頭的小娃娃手裏拿著餅子,肩上背著考籃往裏擠,不禁哄堂大笑:“哈哈哈,小子,你毛還沒長全呢吧!待會兒寫不出文章,別急的尿褲子呀!”
張皓文嘴裏叼著餅子擡頭淡然一笑:“‘有志不在年高,無志空活百歲’,誰尿褲子,還不一定呢!”說罷,趁著他們發楞的功夫,他三步兩步撥開人群,走上臺階去了。
府衙的差役們一大半都認識張皓文,不過這次曾鼎坐在臺上,誰也不敢懈怠,所有考生一律脫衣解發,考籃裏所有東西一樣樣拿出來,連餅子都被掰成幾塊,確保沒有紙條藏匿其中才肯放行。
經歷了這麽一番折騰,考生們的表情已經趨於麻木了。張皓文開始慶幸自己去年進過一次考場,裏面的那巨大的考棚和吱嘎作響的桌椅依然記憶猶新。文昌縣的考生都被分在東邊考棚裏,只是這一次,座次嚴格按照府試時的名次排列,他和張皓言離得遠了,四周都是不認識的人。
四書題:“《大學》:‘為人君,止於仁;為人臣,止於敬;為人子,止於孝;為人父,止於慈;與國人交,止於信。’”
“《孟子》:‘古之君子,其過也,如日月之食,民皆見之。‘”
這兩題都不算刁鉆,張皓文聽了,懸著
的心放下了大半。不過,他本來就對四書題比較有把握,畢竟在韓景春指點下學了好幾年,府試縣試都考得不錯,說明他的四書功底是過關的。他更擔心的是五經題,雖然唐玨可以說是瓊州島上最好的老師,但他跟著唐玨學《易》的時間太短了,只能說是學到了些皮毛,不知道這位提學的本經是不是《易》,萬一是的話,文章到時候入不了他的眼,自己落選事小,給唐玨丟人事大呀!
四書題宣布完畢,場中一片寂靜,曾鼎大筆一揮,又寫出了一道題目。一旁司儀讀到:“五經題,《詩》:‘邦畿千裏。’……”
就在數百名瓊州學子焦急等待的時候,一道海峽之隔的廣州市舶司裏,一名年過花甲,面容白皙的老人端坐堂上,底下幾個小太監忙忙碌碌,正排著隊把一個個箱籠往門外的馬車上搬。
“爹,您這就要走了,可教兒子如何是好呀?!”一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身穿青綠色的曳撒,頭戴內使官帽,腰系絳環帶,著一副改良過的橡膠底的皂皮靴,著急的跪在老人跟前,拉著他的衣擺尖著嗓子哭道:“莫非您還在怪罪兒子去年辦事不利,讓郭守鑫家被抄了?那是郭守鑫他自己愚蠢,兒子一向小心翼翼,都是按爹爹您的吩咐辦事的呀!”
“唉,你起來吧。”老人咳了一聲,把跪在地上的年輕人攙扶了起來:“若是我嫌你辦事不利,也不會把你留到今日了。只是人嘛,聚聚散散都是緣分,咱們今個緣分盡了,往後,我對你的前途自有安排。”
年輕人一聽這話,馬上面露喜色,起身道:“爹,當時要不是多虧了您,我被金雞嶺那一幫野人擅自施了私刑,又扔到荒郊野外,早就葬身狼腹了!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,您怎麽安排,兒子我一定都聽您的!”
“好!”老太監劉順瞇起眼睛,看著眼前的王禎緩緩的道:“宮中教太子讀書的王內官,向來與我交好,他手下缺幾個辦事得力的孩子,我如今要離開這市舶司回老家養老去了,就把你推薦給了他,正好你也姓王,從今往後,你跟著他,將來混出個名堂來,可別忘了你爹爹我呀!”
“不過,他的名諱和你相沖,從今往後,你就用你的字,稱王永祥吧,反正咱們做內官的,也不需要什麽字啊號的,留個吉利的名字,在宮裏叫著順口就成了!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